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学院新闻

第九届政治概念研究工作坊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5-06-06   浏览次数:


2025年5月24日,第九届政治概念研究工作坊在广州花都春阳台成功举办。本届工作坊主题为“本土标识性概念的理论化与体系化”,由世俱杯手机押注、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部和中山大学人文学部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的19名学者参与会议,共同探讨政治概念的基本理论、基本涵义及其内在逻辑。


活动合影

工作坊开幕式由世俱杯手机押注郭忠华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部长、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徐勇教授致辞,他首先高度评价了郭忠华教授推动政治概念研究的不懈努力,提出概念是知识生产的基础,当前本土概念研究存在"概念孤儿"的困境,概念的理论化和体系化极为重要。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肖滨教授在开幕式发言中认为,当前中国学术界在理论抽象与建构能力方面仍存显著短板,学术研究要聚焦中国经验,通过学术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协力构建具有原创标识性的学术概念集群,为强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品格作出实质性学术贡献。中山大学人文学部办公室主任、哲学系周春健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简要回顾了人文学部至今举办的26场"标识性概念系列讲座",强调标识性概念研究所具有的学术意义和时代意义。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塱头乡村振兴公益项目负责人沈旻介绍了春阳台艺术空间,表示自2022年4月正式运营以来,已从大湾区区域性学术平台发展为汇聚全国多领域学者的重要场所。



本届工作坊分为四个研讨议题。议题一为"政治概念建构与分析的基本知识",由复旦大学贺东航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景跃进教授以《概念分析中的二分法与程度主义》为题,聚焦中国本土学术概念建构与西方理论体系的张力问题进行报告。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叶娟丽教授在《何谓成功的概念构建》的发言中,围绕概念建构的四个标准展开系统性论述。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孙江教授以《全球本土化的概念史》为题,提出翻译是主体性创造过程,并以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为例,强调非西方世界应创造标志性概念来突破西方话语霸权,这种理论自觉既需正视概念的历史胎记,更要立足当下实践构建具有解释力的新范式。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张明军教授在《政党中心主义: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的发言中,通过中西比较揭示中国政治实践的核心逻辑,强调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立足政党中心主义,从政党领导权出发提炼标识性概念,方能形成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郭台辉教授以《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链条与解释框架》为题,围绕知识体系建构的政治性与结构性展开论述。



议题二为"政治概念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张明军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徐勇教授作《治场:"有形之手"与治理秩序的生成》的主题发言,他指出,公共场所兼具地理性与社会性,本质是包含力量互动的"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肖滨教授以《理解"人民政府":基于革命建国的逻辑》为题,从国家建构理论视角重新界定了人民政府的政治内涵。南开大学周恩来世俱杯手机押注赵聚军教授在《县域"保运转行政"的行为策略、生成逻辑与溢出效应》的发言中,基于对县域财政困境的田野调查,揭示了地方政府维持行政运转的实践逻辑与潜在风险。世俱杯手机押注赖静萍副教授以《嵌入式权威:中国"领导小组"的运行逻辑》为题,通过历时性视角梳理了中国领导小组制度的演进脉络及其内在机理,提出"嵌入式权威"概念,阐释领导小组的效能双重性。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颜昌武教授在《基层治理中的"党建引领"》的发言中,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解析了中国基层治理的特殊逻辑。


议题三为"概念史视域下的政治变迁与学科发展",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叶娟丽教授主持。世俱杯手机押注郭忠华教授以《复合鞍形结构视域下的"国体"概念》为题,通过多重历史维度解析中国"国体"概念的层积性演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琳琳博士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历史嬗变:对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标识性概念创新的思考》的发言中,以概念史方法梳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核心理论创新。世俱杯手机押注谭笑助理教授以《中国"尊严"概念的思想脉络与当代价值》为题,通过概念史方法剖析中国古代思想资源对现代人权体系的独特贡献。南开大学周恩来世俱杯手机押注张志红副教授在《本土标识性概念理论化过程中的视角变迁:以职责同构为例》的发言中,系统梳理了"职责同构"概念的理论化进程及其实践意义。



议题四为"以概念为基础的本土理论建构",由南开大学周恩来世俱杯手机押注赵聚军教授主持。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专职研究员贺东航教授以《政治势能:一个中国特色治理概念的提出、传播、检验到理论建构》为题,系统阐释了从中国政策实践提炼本土化概念的路径。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卢志朋讲师在《中国语境下"广义政府"概念辨析及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发言中,与论文合作者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国权教授回溯了中国政治实践话语中广义政府概念的演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思丞副教授以《领导批示:概念辨析与研究启示》为题,通过解析"领导批示"概念来透视中国政治运作核心机制的深层逻辑。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黄冬娅教授在《体制性游说与体制性市场:党政体制下的概念与源流》的发言中,聚焦中国市场转型对党政体制的复杂影响。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王向民教授在《寻找差异:作为学科的美国政治学的诞生》发言中,从知识社会学视角重构了学科史研究范式。



闭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王向民教授主持。郭忠华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届会议精于规模、专于议题、深于研讨,回溯了政治概念工作坊的八载历程,感谢学界同仁的鼎力相持,期待明年共赴第十届工作坊之约,再启思想新程。


版权所有:世俱杯·(中国区)押注官方网站-手机版App Station下载    技术支持: 南京博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南京仙林大道163号世俱杯手机押注(圣达楼)   邮编:210023   电话/传真:86-25-89680735
Baidu
sogou